花椒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椒炭疽病又称黑果病,是椒区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在果实上产生黑褐色至黑色斑点。其次是叶片及嫩梢,造成落果、落叶、嫩梢枯死等。严重影响椒果产量和品质。
1、症状识别
果实受害,初期表面有数个褐色小点,呈不规则状分布,后期病斑上呈轮纹状排列很多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黑色小点,中央下陷,病斑变成深褐色或黑色。叶片受害,形成黑褐色至黑色斑点。枝梢受害,形成椭圆形或梭形凹陷病斑。
2、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果,病枯梢及病叶中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来源。病菌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进行传播。在一年中能多次侵染危害。一般年份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8 月份为发病盛期。花椒园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树势衰弱,高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大发生。
3、防治方法
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培育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科学修剪整形,促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花椒发芽前,彻底清除园内的落叶、枯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
二是药剂防治:一是发芽前喷药清园。对上年病害发生较重椒园,可在发芽前用石硫合剂、多菌灵、戊唑醇等药剂清园,可结合蚜虫防治一次喷药,多重功效。二是生长期喷药防控。关键是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戊唑醇、腈菌唑、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单剂或复配,按药品说明书浓度,每15天左右 1次,连喷2~3次,即可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危害。
渑池县农业农村局 董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