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学术> 学(协)会活动

化身神农尝百草  本草养生保健康——三门峡市中药材学会开展“颐享本草养生”研习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1 16:28    文章来源:三门峡市中药材学会

8月8日至12日,三门峡市中药材学会借暑假契机,邀请省内外17名中药材爱好者齐聚三门峡,开展“颐享本草养生”研习营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探寻本草奥秘,传承养生智慧。

初聚峡市,共绘研习蓝图

8月8日,来自东莞、沈阳、北京、上海、西安、咸阳等地的学员陆续抵达三门峡高阳山温泉度假村。三门峡市中药材学会名誉会长韩飞,中医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硕士、学会秘书长杨亦龙,三门峡市社科专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牛占亚,植物学博士、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刘永辉,中药材学会办公室主任卢选锋,三门峡中和税务师事务所所长、学会顾问管中才,三门峡市社科专家、学会顾问席天民等专程迎接。大家通过微信互加好友、亲切交流,共同细化活动方案、征集建议,为研习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探秘药乡,解锁本草密码

89日清晨,学员们顶着高温,乘中巴车前往被誉为“一步三药”“天然药库”的卢氏深山区。这里作为全国重要中药材生产基地,孕育了1225种野生药材(其中植物类991种),总储量超13万吨,是名副其实的“中药宝库”。

首站抵达“卢氏县瑞东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百草园”,学员们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基地创始人李瑞东总经理介绍,园区以种植“九大仙草”之首的金钗石斛为特色,辅以灵芝、首乌、白芨、重楼等百余种名贵中药材,现已成为河南省星创天地、卢氏县中药材研学及乡村振兴产业基地。随后,杨亦龙秘书长逐一讲解药材特性,深入浅出的解析让学员们兴致盎然,竟忘却时间,连午餐也延至下午一点多才开始。

午后,学员们参观了李瑞东的红木耳种植大棚,随后奔赴“天浴汤河温泉”,在自然馈赠中舒缓疲惫。当晚,应学员需求,学会还专题分享了三门峡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实用中草药知识,让大家对当地中药文化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96188042.jpg

野外研学,亲历本草生机

8月10日的野外研习堪称“行走的课堂”。学员们沿着熊耳山风景区行进,由土生土长于卢氏县、深耕“三农”工作多年,且热衷传统医学与中药材研究、著有《国药千图鉴》一书的张选民先生带队讲解。他结合沿途野生药材,细致阐述其生长特征与药用价值,学员们不时提问、用手机拍摄中药材形态,在互动中深化了对中药植物的辨识能力。返程途中,大家还参观了官道口华昱五味子种植基地(京豫蜜蜂园),亲口品尝果实滋味,切身感受“药食同源”的魅力。尽管学员年龄跨度大(最大70余岁,最小仅12岁),但都对这场贴近自然的研学兴致浓厚,流连忘返。

1978560793.jpg

静心体悟,践行养生之道

返回三门峡市区后,学员们入住天鹅湖大酒店,稍作休整便步行至甘棠园。杨亦龙带领大家静坐养神,结合每个人的体质讲解中医理论与养生要点。8月11日上午,学员们走近黄河岸边,感受母亲河的磅礴气势与两岸风光;随后在甘棠园的一天半时间里,在杨亦龙、市科学院高级农艺师尚慧香等指导下,进行沉浸式体验土炒、麸炒白术等炮制技艺,亲手制作药香面豆,学习按摩功法与艾灸技巧,在实践中领悟“本草养生”的真谛。

792954787.jpg

期间,大家还游览了由中华文化研究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民营企业家吴启民先生筹资建成的甘棠园,现该园已成为集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和廉政教育基地。

满载而归,共期未来之约

活动尾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如期举行。学员们踊跃分享心得,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安排周到、内容充实,既增长了中药材知识,又掌握了实用养生技能,收获远超预期,对学会的精心组织表达诚挚感谢。

672403175.jpg

韩飞会长在总结中表示,学会始终以“政策研究与决策支持、学术交流与通力合作、信息传播与知识科普、知识培训与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与产业规范”为核心职能。为办好首次“颐享本草养生”研习营,我们多次实地考察、优化路线与内容,力求不负学员期待。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为后续常态化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学会将持续提升活动品质,增强吸引力与影响力,助力三门峡市中药材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人感受本草魅力、收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