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科普知识

警惕“天价菌袋”骗局

发布时间:2025-04-23 16:06    文章来源:市科协

近年,食用菌产业因绿色健康备受关注,却成为不法分子行骗温床。他们以包技术、包回收、高收益为幌子,将1—3元成本的菌袋高价售卖,致使不少群众血本无归。

    骗局主要有三大套路:一是虚假宣传,骗子通过摆拍菌菇爆盆视频、伪造收款截图,甚至借乡村振兴项目背书;二是暴利承诺,以保底产菇、回收诱导签约,却在合同中写下使用高价营养液、限定品相规格等苛刻条款,最终让保底回收成空;三是菌种质量陷阱,出售劣质或过期菌袋,混淆生长周期,把种植失败归咎于农户操作不当

    真实的食用菌产业并非如此。其技术要求严苛,以平菇为例,从菌袋制作到出菇需历经10多个关键环节,稍有差错就会失败;利润空间有限,2022年传统袋栽平菇每袋平均利润仅1.2—1.8元,生产周期长达45—60天;市场风险大,鲜菇价格受季节影响剧烈,春秋季平菇批发价常跌破2/千克,集约化种植已占据70%市场份额,散户缺乏议价能力,保价回收难以兑现。

    对此,给出四步防骗指南:一要查资质,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确认企业是否具备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二要咨询专业人士,向属地农技服务中心了解信息,参加免费技术培训;三要警惕反常承诺,牢记高回报必然高风险,核算成本,对异常高价保持警惕;四要审查合同,明确菌种质量、验收及回收标准,拒绝附加不合理条款,交易全程留证。

    食用菌产业是富民产业,但需理性投入。各地农业部门均有公益性技术指导,切勿轻信暴利诱惑,遇可疑情况可拨打“12315”举报。    (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杜适普)